微信订阅号

扫描二维码关注
微信订阅号

微信服务号

扫描二维码关注
微信服务号

首页 > 党建工作 > 纪委监察

卫士情怀 | 风清月明过佳节

    时间:2024-09-13    浏览量:578次

“尘中见月心亦闲,况是清秋仙府间。万里无云镜九州,团圆夜最是中秋。”又是一年中秋至。中秋佳节不仅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,也传承着“要留清白在人间”的精神内涵,培育着优良家风,营造了崇德向善、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。

中秋佳节的意蕴,在“情”字。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”在这个团圆的时刻,和家人围桌而坐,吃甜甜的月饼,掰红彤彤的石榴,和孩子们讲“嫦娥奔月”“吴刚伐桂”的故事。清朗的月光,其乐融融的场景,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。

中秋佳节的意蕴,在“清”字。明月的清辉照彻乾坤山河,倾洒在人们心头。“入吾室者,但有清风;对吾饮者,惟当明月”。明月如镜,照见昨天,也照见今天和明天。今日的行为,影响着明日的命运。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;小节不保,大劫难逃。多少党员干部倒在了“小”节上,输在了“八小时之外”,就是因为不能警惕节日“微腐败”,伸了手、收了礼、湿了鞋,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,受到纪法的严惩。因此,党员干部要经得住小恩小惠诱惑,正心明道、怀德自重,时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坚守“大节不可失,小节不可纵”的底线,涵养自身清风正气,努力保持清清白白的政治本色。

中秋佳节的意蕴,在“廉”字。古人言:“正人先正己,廉政亦廉家。”党员干部要把“修身齐家治国”作为家风来传承,抓住节日这个移风易俗的良好契机,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严格要求配偶、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戒除特权思想;把纪律的尺子装在心中,对家庭成员的错误言行及时纠正、及时批评,用优良的家风熏陶感染家人,用好家风涵养清廉党风政风,促使形成“气正山河壮,政廉日月春”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。

月朗风清,写照人生境界。中秋佳节,是一个家人团聚、情感交流的节日,也是一次廉洁修身、清白正气的考验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切实堵住违规收礼的“暗门”,立住“不近人情”的人设,把好“家门”,守好“后院”,共同守护清清爽爽、清清白白的中秋节,珍惜家人团聚的美好,积聚不断向前的力量,挺胸阔步,从容迈向新的征程。

 

转自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